透明半导体氧化物(TCO)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在可见光区域透明的特征,被广泛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、显示及其他的光电器件领域。其中,CdO作为第一代的TCO在1907年被首次报道,但随后由于其相对窄的直接带隙(~2.2 eV)而未被广泛应用。近几年来,CdO特殊的电子能带结构再一次成为了研究热点。掺杂的CdO可实现吸收带隙扩展至> 3 eV. 此外,高电导率(> 104 S·cm-1)和400 ~>1500 nm范围内良好的光透过性使得CdO具有成为全光谱太阳能电池用TCO材料的巨大潜能。Cd具有填满的d电子壳层,当掺杂原子具有与Cd相似的或不同的d电子壳层时,所引起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变化是不一致的,深入研究掺杂背后的能带机理对于调控CdO光学和电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。
本研究团队利用V和In分别掺杂的CdO薄膜探究不同类型的掺杂引起的光电性能的变化情况。Cd的电子构型为4d105s2,V的电子构型为3d34s2,In的电子构型为4d105s25p1,V未充满的d轨道可能会在CdO基质中引入高度局域化的施主能级,并且这种局域化的能级可能会和CdO的能带相互作用,从而影响基质的能带分布。我们利用Band-anticrossing (BAC)理论解释了这种能带的变化。当V的掺杂浓度超过4%时,V掺杂引入的局域化d能级使得CdO的导带形成两个非抛物线型的次能带E+和E-。E+具有更多局域化能级的特征,而E-具有更多离散化能级的特征。随着掺杂浓度的升高,E+逐渐从价带顶以上3.07 eV上移至3.45 eV,而E-逐渐从价带顶以下2.20 eV下移至1.82 eV,这使得体系电子浓度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下,吸收边还在持续地向高能量方向移动。而In与CdO具有类似的内层电子构型,其p轨道的电子作为浅施主能级的电子只增加了CdO基质的电子浓度而不会与CdO的能带相互作用。
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和支持。
CdO基质中掺V浓度>4%时产生的BAC效应以及基质能带的变化情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