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通知

筑牢理论根基 赋能材料创新 ——充电蓄能正当时,省重点实验室暑期系统集训夯实电子材料理论基础

2025年08月30日 07时35分55秒浏览次数:10设置

为提升实验室成员的理论素养与研究创新能力,夯实电子材料前沿探索的根基,同时加强实验室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,广东省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于2025年7月至8月成功举办了为期36课时的暑期集中理论学习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电子材料领域的核心理论基础,课程由实验室主任龚伟平教授组织发起,吴常伟博士和谢韵博士主讲,实验室基础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器件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参与,开启了一场理论与思维共振的“充电续航”之旅。

本次集训精心设计学习内容,构建了层次清晰、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,覆盖了电子材料研究的核心知识图谱:

1.物质结构基础筑基:深入解读原子、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的本质,奠定材料构成的微观认知基石。

2.量子力学基础铺轨:系统阐释量子力学核心概念,为理解固体中的量子行为构建不可或缺的理论轨道。

3.晶体结构解码:精讲晶体学核心要义,包括空间点阵、晶系、对称性及结构表征方法,掌握材料微观秩序的“密码”。

4.晶格振动与声子探秘:剖析晶格动力学理论,明晰声子概念、色散关系,揭示其对材料热学性质及相关物理过程的关键调控作用。

5.固体电子结构与能带理论攻坚:攻克布洛赫定理、近自由电子模型、紧束缚近似,透彻解析能带形成机制、半导体/金属/绝缘体的区分原理,及其对电子输运特性的决定性影响。

6.极化与Berry相位领航前沿:深入探讨材料极化的微观起源,并引入现代凝聚态物理的关键概念——Berry相位,解读其在理解铁电性、拓扑电子态等前沿领域的深刻物理内涵,为探索新奇量子现象导航。

 


 


    通过本次系统化学习,团队成员成功构建了更为清晰、完整且逻辑自洽的电子材料核心理论知识体系。不同研究背景的成员在跨领域研讨中深度交流、相互激发,为各自的研究课题引入了新视角并挖掘了潜在合作机遇;持续的集体学习有效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,切实增强了成员间的学术纽带与团队归属感。

 

2025年8月30日

撰稿:谢韵

审核:龚伟平


返回原图
/